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南航首季预亏3亿 航空公司“飞进”微利时代

2014年04月22日 09:5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李亚蝉

图:南航机队。

  今年第一季度,民航业冷风阵阵。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南方航空(600029,SH)率先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亏3亿元-3.5亿元。业绩预减原因之一是,一季度人民币大幅贬值,出现汇兑损失(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在业绩预亏次日,南方航空发公告称,公司已经完成2014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本期融资券”)的发行,融资额为30亿元。

  人民币贬值,昔日的汇兑“财神”变身盈利“杀手”,在汇兑收入左右航企业绩的背景下,几大航企业绩可能无一独善其身,主营业务更是令人担忧。曾在新加坡开锐管理咨询民航研究中心任职的民航业观察人士林智杰认为,2013年几大航空公司票价已经出现大跳水,民航业已经回归“微利时代”,2014年航企日子将更加难过。

  人民币贬值成“杀手”

  3亿-3.5亿元的预计亏损令人咋舌。在去年同期,南航在净利同比下降逾八成的情况下,仍然赚得5700万元净利润。与这个数据相比,即使以最小的预亏幅度计算,南航201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也超过600%。

  记者研究南航多年一季度报发现,这是南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一季度亏损。这次造成大规模亏损的“杀手”是人民币贬值。南航表示,由于人民币大幅贬值,出现汇兑损失,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

  据悉,由于需要贷款美元从国外进口大量飞机,因此航空公司可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中获得丰厚的汇兑收益。汇兑收益一度成为航空公司盈利的“大头”。2011年,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几大上市航空公司的汇兑收益均成为利润“功臣”。

  从南航不久前发布的2013年报看,该公司净利润虽同比下降近28%,但仍有18.95亿元盈利,其中包括27.6亿元汇兑收益的贡献。同理,人民币贬值也很容易成为航企的“盈利杀手”。

  林智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航企汇兑收益主要受国外债务比例影响。此外,从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国内外航线占比的情况来看,南航的主要运力集中在国内,也使其对人民币波动的敏感度相对更高。虽然目前其他航空公司一季度数据未出,但林智杰分析,国航等可能不至出现较大亏损,但业绩也将很大程度受累于人民币贬值。

(责任编辑:缪杰娴)